绿道之上,文明生长

发表时间:2025-04-22 16:18 来源: 责任编辑:新都区文明办

4月22日,由新都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社工部联合主办的“文明骑行 绿韵环城”环城绿道世界地球日文明实践暨“香愿有你”绿道志愿服务活动,在石板滩主会场与旭辉广场分会场同步铺开生态画卷。骑行者的车轮、志愿者的红马甲、市民的笑语,交织成一首献给地球的春日诗篇。(四川文明网)

此次活动以环城绿道为舞台,通过“清风绿骑”20公里骑行挑战、环保印章收集任务等设计,将游戏化思维融入环保实践,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骑行者身披“文明同行”标语,化身移动的文明宣传队,而同步开展的“绿道净行”行动中,志愿者躬身捡拾垃圾的细节,则以“弯腰美学”传递了“城市体面”的价值内核。此外,活动还通过科普互动、实践工坊、文明倡议等场景深化教育意义,这种“体验式教育”让生态理念从口号落地为行动,润物无声地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环城绿道是串联城市绿地、水系和自然景观的生态廊道,而围绕绿道开展的文明骑行活动往往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形成全民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因此,新都区这场“文明骑行 绿韵环城”文明实践活动可谓是观察成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不仅是新都区,此前,在青羊区、成华区、温江区等区域已经开展了一场场主题鲜明的环城绿道文明骑行活动。这些活动中,绿道不仅是骑行通道,更成为文明培育的“露天课堂”和治理创新的试验场。当骑行者的车轮划过绿道,志愿者的身影点缀风景,城市的文明底色便在一次次的弯腰、打卡、倡议中愈发鲜明。

当然,一座城市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域协同的“大合唱”。仅从世界地球日这一节点,推开“观察的窗口”,便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生态画笔”——天府新区通过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参观地质科普场馆、探秘公园城市等形式,激发公众环保热情;武侯区以“垃圾魔法变形记 地球卫士成长营”为主题,通过“教育+实践”双轮驱动,构建“小手拉大手”的生态保护共同体;都江堰市通过有奖答题方式传播环保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这些活动看似形态各异,实则暗含共同逻辑:以市民参与为核心,以在地资源为依托,将生态保护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世界地球日不仅是年度环保行动,更是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的生动注脚。从新都绿道上的骑行身影到全域联动的生态行动,成都正以创新实践为笔,以市民参与为墨,在巴山蜀水间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