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成都街头的节日标语上大分,没有千篇一律的“女神”“女王”,取而代之的是“永远鲜活的豌豆颠”“从不迎合的折耳根”“肆意生长的野草”。都说女人如花,这何尝不是一种设限呢?她们可以是花,也可以是大树、高山、流水、飞鸟……她们无需被浪漫化的标签裹挟,更不必困在单一的评价体系中,从赛场上的凌厉突破,到职场中的从容破局,再到家庭内的多元选择,今天的女性正以“不被定义”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半边天”的无限可能。
赛场之上:以实力打破偏见,定义“强悍”新坐标。无论是田径场上的奔跑、乒乓球台上的挥拍,还是游泳池中的劈波斩浪,女性力量早已超越了“柔美”的刻板想象。竞技场上的她们,用拳头打破偏见,以“水花消失术”惊艳世界,让奋力一掷的标枪划破长空……竞技体育向大众展示了女性的力量之美,拼搏之光;她们则以肌肉的爆发力、战术的精密性,以及心理韧性,扩宽“美丽”的定义,并向世界证明:女性同样可以成为力量与强悍的诠释者。
职场之中:以专业重构规则,谱写“破界”新篇章。赛场上有“铿锵玫瑰”为国争光,为自己追梦,职场上也有无数女性凭借专业能力重构“游戏规则”。聚焦蓉城“她力量”,可以看到,无论是以实干和创新练就过硬本领的“电焊花木兰”唐成凤;还是以音乐小镇撬动乡村振兴、促进妇女儿童国际交流的巫平丽;或是深耕非遗、弘扬传统文化的卿玉蓉、朱木兰等匠人……她们身处不同岗位,却以同样的专业精神与敬业态度,打破常规,谱写着“破界”征程的壮丽篇章。
家庭之内:以选择重塑价值,走出“奉献者”叙事。在传统叙事里,女性最好的归宿似乎总是回归家庭,职业理应为家庭让步,甚至还有“全职妈妈”与“职场母亲”的争论。再看成都标语,无疑是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她,先是自己,然后才是某种角色。无论是选择深耕家庭教育,还是选择在职场披荆斩棘,没有应该或不应该,关键要看是否出自她真正的自我意愿。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不在于女性必须成为“超人”,而在于她们能否在多元选项中,找到自洽的生命状态。
自由比赞美更珍贵,当大众不再用“女强人”“贤内助”等标签切割女性,当每个“她”都能在奔跑时甩掉“该不该”的包袱,那份源自内心的力量,终将让她们冲破枷锁,碾过阻碍,在文明之路上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