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
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联合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
共同开展“大脑魔方”未成年人团辅活动
助力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
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为心理健康成长注入满满能量
热身游戏破冰 笑声里卸下拘谨
“大雨!小雨!中雨!”活动伊始,团辅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天气变变变”热身游戏。随着指令变化,孩子们时而拍手、时而跺脚,在笑声中逐渐打破拘谨。
“这个游戏不仅能活跃气氛,更能让孩子们快速集中注意力,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现场老师介绍道。
角色扮演共情 在演绎中读懂情绪
在“故事角色扮演”环节,老师选取“考试失利后”“与朋友闹矛盾”等贴近青少年生活的场景,邀请孩子们分组演绎不同角色的情绪反应。
“我要是他,肯定会很委屈”“其实换个角度想,也许问题没那么严重”……表演结束后,孩子们踊跃分享感受,在共情与交流中学会识别自身及他人的情绪。
理论讲解落地 漫画里看懂“情绪密码”
“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开染坊,无论下雨还是晴天,她总是为其中一个儿子发愁……”随着漫画故事的推进,听到“老太太从愁眉苦脸变乐呵呵”时,有个小朋友立刻举手:“在别人的劝解下,她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了!”
“情绪好坏不在于天气本身,而在于我们选择关注事情的哪一面。”老师顺势引出情绪 ABC 理论:“天气变化是事件A,不同想法是认知B,情绪结果全由 B 决定。就像孩子考差,家长觉得‘没认真学’会生气,觉得‘是查漏补缺的机会’就会耐心,这就是认知的魔力!” 直白的解读让亲子双方都恍然大悟。
亲子辩论交锋 思维碰撞中共学成长
最热闹的无疑是“认知辩论赛”环节,围绕“遇到挫折该先难过还是先想办法”,现场组成“亲子混编队”展开交锋——“难过是正常情绪,得先发泄出来才有力气解决问题!”一位妈妈直言。立刻有孩子反驳:“先想办法才能不让事情变糟呀!”
家长们分享成年人的压力应对经验,孩子们则说出童真视角的想法,简短却真切的发言让双方频频点头。老师适时引导:“没有绝对对错,理解彼此的想法更重要。”激烈的观点碰撞很快化作温暖的共鸣。
活动接近尾声,亲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收获。“以后孩子考差了,我不先指责了,陪他一起找问题。”“妈妈答应我,不开心时会听我说完再说话啦!”孩子们拉着家长的手叽叽喳喳,家长们也满脸笑意。
此次“大脑魔方” 团辅,不仅让孩子学会了调整认知、管理情绪的小技巧,更让家长读懂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搭建起亲子沟通的温暖桥梁,让家庭成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