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有所托,伴“童”成长!2025年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暑托班圆满收官

发表时间:2025-07-25 16:52 来源: 责任编辑:新都区文明办

蝉鸣渐弱,夏意渐浓,由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宣传部、新都区总工会、共青团新都区委、新都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打造的“‘暑’有所托,伴‘童’成长”2025年暑期托管班圆满收官,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兼具学习与成长的欢乐时光。

特色体验   一天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同于普通的托管班,此次暑托班采用“多元课程+特色体验”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分三期有序开展。清晨的教室里,琅琅书声与八段锦的轻柔韵律交织,早读时光与传统养生功法的结合,帮助孩子们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午后的课程则如同打开的万花筒,围绕“文化浸润”“价值引领”“素养提升”三大维度,开展扎染、拓印、消防员职业体验等特色活动,为孩子们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

文化浸润课堂   触摸非遗匠心

文化浸润课程中,非遗拓印的古朴纹理、扎染布料的斑斓色彩、纸鸢竹骨的精巧构造,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千年传承的匠心;《新都历史文化名人绘本》的精选分享,让本土先贤的故事在生动讲述中浸润童心;家风课更添亮色,通过分享杨升庵家族“四知拒金”“四重立家”“四足修身”的家训体系,孩子们真切领会到这个家族清白底色的精神传承魅力。

价值引领课程   责任与担当悄悄萌芽

摄影课上,孩子们了解相机的历史演变,学习摄影基础技巧;穿上白大褂体验医生职业时,小家伙们认真地给“病人”听诊,嘴里念叨着“要轻轻的,不能弄疼他”;化身小小消防员时,穿上消防衣,体会消防员这份职业所承载的守护责任。

国防教育课上,老师娓娓道来我国航天事业经历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孩子们在一个个鲜活故事中感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劳模宣讲课上,劳模讲述自己故事时,台下的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一颗颗向榜样看齐的种子悄然萌发。红色电影课上,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这场暑期里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

素养提升课程   活力与创意尽情绽放

体育拓展课上,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释放少年活力;艺术美育课上,彩笔在画纸上晕染出夏天的颜色,每一笔都藏着童真与想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孩子们一同清理百草园杂草,给中草药浇水,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笑着说“扯草也是技术活,劳动真有意思”。

暑托班还紧扣时代主题,开展了文明迎世运活动。在新都新干线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讲解互动中了解世运会,听地铁工作人员讲文明出行礼仪,还体验了台球、射箭等世运微缩项目和垃圾分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种下文明的种子。

180个家庭的安心是最暖的肯定


“每天下班接孩子,他都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今天又学了新本领!”“小朋友每天回家非常开心,交到了新朋友”......家长们在班级群里的温心反馈,道出了180个家庭的共同心声。


多家单位携手搭建的“1个中心+N个支点”服务网络,12名专业老师带来的12门特色课程,120课时的“知识+技能+素养”全覆盖……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孩子们作业本上的圈注、非遗作品里的巧思、职业体验时的专注,更是家长们脸上的放心笑容。

不说再见   我们明年再约



2025年,是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暑托班走过的第三个年头。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形成“多元课程+特色体验”的成熟模式;从首期的探索尝试,到如今课程体系逐年升级、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这个暑托班早已不是临时搭建的暑期驿站,而是扎根本土、持续生长的育人品牌。



三年来,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暑托班服务近800名孩子,我们见证着一批批学员从懵懂孩童长成阳光少年,看着课程表上的从单一辅导扩展到多元化的特色课程,感受着家长们从最初的试探咨询到如今的翘首以盼。

这份延续性,藏在首批学员带着弟弟妹妹再来报名的温暖里,藏在孩子们“明年还要来”的热切期盼中,更藏在各部门携手深耕的坚定坚持里。2025年的这个夏天,既是对过去三年的圆满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暑’有所托,伴‘童’成长”的初心,将在年复一年的坚守中愈发坚定。


明年夏天,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