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基层社区的村官 ——新都好人提名奖获得者张玲

发表时间:2018-06-27 14:16 来源:作者:庄增述 责任编辑:刘楚泷

张玲做梦也没有想到看,刚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不久,她竟会只身一人来到斑竹园社区做了一名“村官”。

这是200710月初的一天,当镇团委书记带着他们几名被录取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斑竹园镇政府的时候,她感到这里的一切都是很陌生,还让人有些格格不入。这个出生于龙泉西河镇客家人的姑娘,虽然在大学校园里渡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但假期周末都在家乡父母身边,那里有她亲切的客家乡音,熟悉的河流,浅丘上成片成片的果树花香,还有和她要好的伙伴。所以现在她觉得自己是孤单的,并且多少有些胆怯惶惑。尽管团委书记对他们很热情,说笑着把他们安顿在会客室,还给他们每人泡一杯青茶,张玲却连水也没敢喝一口。

不知什么时候,张玲抬起头来,发现屋里其他同学都被村上的干部陆续接走了。她有些茫然,感到不安起来。她奇怪怎么没人来接她,甚至怀疑是否有人不愿意接收她。是呀,她个儿不高,性格沉静,虽然坐姿很稳重,却仍然一副文弱的样子,并不惹人注意。

“哎,咋个搞的哦,我不是早就跟你打过招呼,我们社区需要一个能干的男娃子嘛!”

“她是我跟你们挑选留下来的。别看人家是女生,组织上评价她做事兢兢业业,在大学里还担任学生会宣传部的工作,可是一株好苗子呢!”

这是晚来的斑竹园社区书记胡开华和团委书记在窗外阶沿边的对话。虽然说得轻言细语,但张玲还是听见了。这会儿,张玲倒不服气了。临来之前,我们在区团委都举手宣过誓,既然来都来了,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社区工作就是再麻烦再恼火,志愿者的年限也是短短的两年嘛!张玲觉得胡书记太瞧不起人了。

当胡书记走街串巷,把张玲带回社区办公室时,张玲对胡书记的印象一下就改变了。这次谈话深深地触动了张玲。胡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小张呀,你是我们社区来的第二个大学生了,希望经过你的努力工作,让社区面貌能够焕然一新。我们太需要你了。”张玲使劲点了点头。她觉得胡书记像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父,不仅善于与人沟通,而且对年轻人很理解。

斑竹园社区地处毗河岸边,是一个场镇老社区,也是全镇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大街小巷参差不齐的楼群建筑中夹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低矮瓦房。到处新旧并存,对比鲜明。虽然百货用品商铺鳞次栉比,却仍有货郎担儿走街串巷,小贩放嗓吆喝。省城北部小镇的典型特征处处可见,既融入了现代社会经济圈,也保留着川西老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更让张玲奇怪的,是不少人说话都是外地口音。可以说,四川六大流派的音调方言都在这儿竞相媲美,甚至还有外省人谈生意的并不纯正的普通话。

经过几天的深入走访,张玲感到社区人员居住复杂,意识到了管理工作的难度。然而,她应该协助社区做些什么呢?她的工作契入点又在哪里呢?她一时感到有些茫然,并且闷闷不乐。

机遇是垂青张玲的。一天傍晚,张玲走访回来路过社区体育健身场,发现一个小孩正在哭叫,并且慌乱地东张西望。张玲平时最爱小孩子了,她此刻心疼极了,她快步走过去拉住小孩的手,蹲下去再三问她,小孩这才抽泣着说了一句:“我怕大灰狼。”张玲安慰着她,终于弄清了原委:小孩是贪玩迷路了,由此害怕吓住了。张玲也着急了,她牵着孩子回到办公室,邀约了两名本地工作人员,到各个小区东问西找。不知跑了多少趟,最后终于在场镇外边的出租房找到了小孩的家。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仅由年迈的老奶奶照看。老奶奶视力很差,孩子什么时候溜出家门的,她也不知道。着急的奶奶见孩子被张玲他们送回来了,忙不迭地感谢,但张玲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当张玲返回社区办公楼,胡书记却坐在阶沿上等候他们。听说孩子已安全送到家,胡书记的脸色变得严峻了。他叹了口气,说:“类似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他们缺乏管理和教育,长此下去咋个得了哦,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就这样,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和张玲不期而遇,这让张玲晚上失眠了。她脑际久久浮现出一个个既天真又稚气的可爱脸蛋,无论如何挥之不去。次日,张玲把昨夜的设想告诉了胡书记,她要在社区建立一个未成年人工作站,专门为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服务。没想到胡书记笑呵呵地连声说:“好哦,我做了20多年的社区工作,一直为青少年的社会问题头疼。我们也很想多帮助孩子们,但是社区干部的年纪都偏大了,跟孩子们沟通有障碍,你小张来干这个事情正好合适。”

事后,连张玲自己都感到吃惊,她对建站是那样迫切,仿佛一刻也不愿意懈怠似的。那些天,她跑团区委、跑镇党委政府,领导都给予支持鼓励。这让她的劲头更足了。她把自己关在社区腾出来的活动室里设计布置,又是挥彩笔又是剪纸,忙碌了好几天,活动室变得精彩起来。雪白的正面墙壁上画了一座彩虹桥,两边画着几株向日葵,四周还整齐地贴着少儿活动的图片。张玲说彩虹桥是绞尽脑汁设计的。她的理想就是要通过这座彩虹桥和孩子们沟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向日葵则象征着孩子们欣欣向荣的未来,还可以赋予他们美丽的幻想。在她紧张的筹备工作中,区团委送来了一些体育用具,区文明办送来了4台电脑。在原有的社区图书室里,又购置了一批少儿读物。

张玲意识到这项工作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和考验,同时也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她相信她一定能干好。所以她对那些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访的特别仔细,生怕遗留一个孩子的家没去走访到。有的家庭还三番五次的登门,和孩子们谈心,和家长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例如罗精锐小朋友,父母都在医院上班,成天被关在家里看电视,成了一个小小的电视迷。小女孩张钦,父亲在外跑运输,母亲在一家超市打工,她虽然喜欢唱歌跳舞,却苦于没人辅导。还有淘气包刘文超,曾在外边与人比赛爬树摔断了一条胳膊,使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尤其是对小方圆的家庭走访,让张玲更吃惊。小方圆读小学二年级,三岁时母亲离异远走他乡,父子俩相依为命。但父亲在孩子5岁时突然患了一场重病,不仅失去了工作,还欠不少医药费。这个破碎的家庭再遭不幸,小方圆失去了父亲的关爱和温暖,使他从幼年起心里上就笼罩了一层阴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这天张玲在方家呆了两个钟头,一边向小方圆的父亲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边等候着小方圆放学归来。看见小方圆的第一眼,张玲心里就难受了。她邀请孩子参加未成年人工作站的活动,但无论怎么说,孩子始终低头没有回应。她觉得孩子很压抑很苦闷,便不禁分外心疼他了。

这次,社区领导竭尽全力支持张玲,为了改变小方圆的家庭困境,让孩子有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社区两委会主动为小方圆的父亲垫付了医药费,并且动员去社区应聘,为其安排了一份治安的岗位,让父子俩有了生活经济来源。张玲心中牵挂着小方圆。在走访其他家庭的返回途中,总忘不了多走一段路到小方圆家里看看。她和小方圆逐渐交上了朋友。小方圆开始信任她了,还拿出自己的作业本让她检查。她发现孩子的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是作文,写得干巴巴的,还不乏错别字。

随着张玲辛勤的走访动员,社区所有的留守孩子都来报名了,甚至还有不少邻村的孩子。她用相机给每个孩子拍了标准照,并且编号贴到橱窗上。张玲说,这不仅便于她管理,还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

记得第一次开展活动是一个周末。孩子们都来了,几乎坐满了活动室。张玲觉得有必要正一下“风气”,因为孩子们都叫她张姐姐。张玲说:“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应该叫我老师啦,以前叫张姐姐的都要改过来。你们记住没有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记住了,张玲姐姐!”“不对啊,叫老师好。”孩子们高声喊叫:“张姐姐好——”张玲在孩子们面前总是稳不住,不禁噗嗤一声笑了。“算了算了,叫张姐姐就叫张姐姐。”孩子们不愿意改变称呼,她也就不难为他们了。

这天,张玲还特意请来了龙桥镇一位农民女画家教孩子们画画练书法。女画家叫赵绪芳,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自学成材,报刊电视台报道过她的事迹,一手工笔花鸟画售价不菲。但她佩服张玲待人诚恳,所以她也来加盟成了志愿者。她辅导孩子很尽心,还不时带孩子外出写生。张玲因此特别忙碌了,主持开展写作指导、法制安全教育、体育锻炼、文艺节目排练,还要放教育影片,经常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一个哲人说:“感恩是一道分界线,它把人这种高等动物划分成两类:高尚的和卑鄙的。只有心理坚强博大的人才知道感恩,而忘恩负义的人心理通常都是自私脆弱的。”张玲对这句名言很欣赏,所以她很注重对孩子们的感恩教育。回想建站以来的一年多,领导的支持鼓励,新都各界的关爱帮助,真让张玲感激不尽。新都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给工作站提供经费,公司职员和留守学生建立了“一帮一”的帮扶制度。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党支部,邀请张玲和留守儿童到校园参观,开展大学生谈心和党员认领活动。于是张玲编排了以“感恩·见证”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并带着小演员在社区坝子演出。孩子深情并茂的童声合唱,精彩纷呈的舞蹈,稚声稚气的诗歌朗诵,感动了所有的在场观众。这场演出,孩子们表现得很出色。小方圆像变了个人似的,他的热情和自信在领唱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机灵鬼小张钦的孔雀舞竟然博得了一阵阵掌声。甩掉电视迷绰号的罗精锐,一有时间就钻进爱心图书室读书,在舞台上仍然摆出一副“博学”的派头。孩子们的进步让张玲很高兴。这时候,她深切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经过这次演出,张玲意识到了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求。自此她开始为社区文化活动出谋划策,组织开展多次文艺演出。她还为社区创办了不定期的《春光》文艺刊物,刊登书画摄影、诗歌散文作品,不仅团结了一批本地作者,连龙桥、新繁的作者也来投稿。

让张玲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是2008年春节举办的“繁花似锦·斑竹园”文艺汇演。她担任节目主持,忙于筹备和排练,直至除夕那天,本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为了第二天的演出,张玲顾不得回到父母身边,留在社区继续做筹备工作。这是她第一次独身在外,家家户户都在放着鞭炮,举杯欢庆。望着夜空绽放的绚丽烟花,张玲情不自禁地想着和父母吃团年饭的情景。她担心会给父母带来不安,甚至留下遗憾。这时父母打电话来了,他们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反而嘱咐她别挂念家里,要她早点休息。顿时,张玲眼睛湿润了。她这才发现自己内心隐藏着的对父母的思念是那样强烈。父母的理解就是对女儿工作的最大支持。

这次演出在镇上盛况空前,现场人潮涌动,掌声不断,张玲受到观众的交口称赞。她打电话把演出盛况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共同分享她的喜悦。

张玲在社区的一举一动,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们赞扬她对孩子的爱护和教育,“5·12”地震中,表现出的坚韧毅力和勇气尤其让他们佩服。地震中,供销社的老库房和居民危房被震垮了。当时余震不断,张玲就和社区人员投入了抢险,从未退缩过。清理废墟时,她的手掌被残砖碎瓦划破了,仍然埋头苦干。她还为居民搭建临时帐篷,安抚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她在电话中与父母互报平安以后,一个月都没有回家,坚守岗位,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灾区捐款捐物,还组织孩子们为灾区人民开展祈福关爱演出。“一个年轻的姑娘那么吃得苦,硬是少找啊!”这是全社区干部居民对张玲的一致评价。

让居民更加感动不已的,是张玲来社区做村官两年期满的那天。她的同学早就在成都给她介绍了一份公司广告策划工作。她要离开社区的消息传出去了,孩子们的心里罩上了一层阴云。男孩子闷头掉泪,女孩子则围住张玲哭开了,一拨一拨赶来看望她的居民都不愿意她离开。胡书记说:“你们少说两句嘛,我比你们还舍不得她,但人家那么年轻,应当支持人家去发展。”这天晚上,张玲第二次失眠了。是继续留在社区还是奔向大城市发展,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而她最终留下来了,因为她热爱基层,更舍不下社区的孩子和居民。

如今,张玲已在社区工作了4个年头。他被党员和居民选进了两委会班子,还担任了社区综合服务站站长。居民们早把这位外地姑娘当成了自己贴心的亲人。他们时常邀请她去家里作客,他们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总忘不了给张玲送一把去,甚至有的老太婆要给张玲介绍朋友。那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举动让张玲很感动。这些虽然是生活的细微末节,却表现出居民对她的褒奖和关心。张玲在一则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既然选择了基层,就应该融入当中,不然平凡人生的真善美就会与你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