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陈玉芳从来都是个乐天派,从来都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她就像一个布道者,从国家的“一五”普法教育开始,一直忙到现在的“七五”普法,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一件事,就是让更多的人掌握手边的法律武器,共享明亮的精神之光。她以自己的坚持,把一生都献给了法制事业,即便退休后,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行当。
她进学校、进基层、进社区,她给学生讲《未成年人保护法》、给党员干部讲《宪法》,给普通百姓讲与自身生活相关的法制知识。数百次公益讲座,上万人聆听,她用自己的热情,为百姓的生活扎起法制的篱笆,为未成年人撑起了法制保护伞,以自己的执着,为所有需要的人送去了法律武器、法制关爱。
虽然陈玉芳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她每天都很忙碌,每天都意气风发,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去思考,你在她身上看不到年老两字,相反,你感觉到一种年轻。这种精神意义的年轻只与心态、与理想有关,而没有年龄的界限。
一看到陈玉芳,我立马想到著名作家王开岭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一个雾霾的时代,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她就是作家口中那个精神明亮的人——有朝气的、积极昂扬的、有梦想的、有行动品质的理想主义者。
忙碌的一天
虽然从退休到现在她几乎走遍了全区的中小学,免费为上千师生举办了无数场法制知识讲座,但她不忘初心,永远像是第一次走上法制讲台一样。她拿出律师事务所的便签,工整地记录下要跟老师与学生分别讲座的内容。老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主要关注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两个不同的群体,陈玉芳精心设计了两个不同的讲授方案。
准备好下午的课程后,草草吃完午饭,她便驱车去了斑竹园小学。在举行义务讲座之前,陈玉芳与学校责任人谈话时提到了学校聘用临时工的问题,她立马想到最近发生的一起临时工聘用合同纠纷事件,提醒学校负责人注意合同约定以及维护临时工合法权益。然后她还不放心,又让学校负责人将聘用合同给她一一过目,指出几处纰漏,她才安下心来,决定另找时间与学校商议,重新拟定更符合规范的合同样式。一谈到法律问题,陈玉芳便忘记了自己的年纪,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她眼睛里只有法律,迫切地希望和更多的人共享法律知识、法治精神。
刚讲完合同的事,讲座的时间到了,陈玉芳来不及喝一口水,便匆忙赶往学校会议室,那里已经有几十位老师在等待了。进了会议室,陈玉芳拿出讲稿,从新近发生的学校学生伤害事件讲起,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她先让老师们自己讨论该怎么应对,然后再结合法律知识给出正确有效的处理办法。讲座结束后,有许多老师还举手提问,就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咨询陈玉芳,陈玉芳都一一给予回答。课毕,老师们都很激动地鼓起掌,在感谢的掌声中,陈玉芳反而不好意思地连连挥手。
来不及休息,陈玉芳马上要给六年级二班的学生们上法制课了。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着,等待着,想象着期盼已久的陈律师的模样。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一个脸庞红红的婆婆走了进来,他们先是惊讶,然后是好奇:一个婆婆能给我们讲什么法律知识呢?令他们没有想到是,精神矍铄的陈婆婆还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微电影。电影演了二十分钟,是由成都市关工委拍摄的,讲述了一个失足少年和一个退休老警察之间的故事,少年在老警察的无私帮助下,终于重新开始了生活。
有几个孩子看完影片后悄悄落泪了。陈玉芳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回答,通过这部影片懂得了什么道理。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都觉得影片中的少年有很多不良行为。陈玉芳看着一个个天真无邪的脸庞,郑重地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坚强,学会担当,人生路上总会遇到很多不幸,但是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紧接着,陈玉芳给孩子们详细讲解了面对不法侵害,如何做好防范措施;一旦遭受侵害,如何保持冷静,正确应对。她用幽默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话语,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最生动形象的法制课,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想必这一堂课一定会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难忘的一课吧。这共享法制阳光的一课,会在他们的心里埋下法制的种子,有了这粒种子,他们定然会成长得更加平安和幸福。
与斑竹园的师生告别以后,陈玉芳接到了一个电话,那是饮马河的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大爷邀她去谈谈。虽然做了两场讲座,体力上有点吃不消,可陈玉芳却笑呵呵地答应对方:“我马上过来。”放下电话,她便开始考虑起老大爷找她立遗嘱的事情。陈玉芳对于老年人的情形都比较熟悉,她已经义务为多个老年人立了遗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是老年人心目中的“小陈”。小陈也总是乐呵呵地跟他们聊天,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法律问题。
等谈完遗嘱的事情,天已经擦黑,她终于结束了忙碌的一天。
忙碌的十三年
其实,这一天只是退休后十三来的一个缩影罢了。
十三年前,陈玉芳退休了。原本可以“闲下来”安享退休生活的她,却毅然进入新都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运用自己几十年司法工作的专业特长,向辖区未成年人进行普法教育,常年奔波在各个中小学和社区之间,一干就是十三年。如今她是新都16所学校、6家单位的法律顾问,每年要开展10余场普法讲座,奔波在各类未成年人纠纷协调案件中,让社区居民和青少年们共享法制阳光、法制关爱。
十三年来,陈玉芳家的手写讲稿堆满了一书柜。
陈玉芳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自从进入了关工委后,她便开始了常年的写稿备案工作。她喜欢结合最近的社会热点,向辖区的未成年人和各类群众普法讲法。为此,她常常深夜伏在书桌前写作,一字一句,写完了一个个笔记本,最后,整整一个书柜都挤满了她10余年来写下的笔记本。“比如,《反家暴法》今年3月1日施行后,我就专门准备了相关案例,让大家了解哪些行为算是触犯了《反家暴法》。”陈玉芳知道普法教育最忌讳枯燥,需要引起听众兴趣也需要互动,她经常创新形式,对自己来说充满挑战,对听众来说,充满兴趣。
十三年来,陈玉芳始终视学校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她一直都在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形式,除了把讲座办到课桌前,她还开创了多种适合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形式。
几年前,陈玉芳和关工委的其他同志首次开展法庭进校园审理案件活动,由她牵头,与区法院法官一起选择适合青少年旁听的案件,再与区政法委领导沟通,召开区司法局、检察院、法院相关人员参加的协调会,对整个庭审活动做出精心的安排,并要求公诉人在发表公诉意见时,要分析被告人犯罪的思想根源,律师在辩护过程中要结合案件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旁听的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庭审进校园活动开始前,陈玉芳代表区关工委先发言。由于计划周密,首次庭审活动效果很好,从此开启了我区庭审进校园活动的先河。
当时,观看的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写了观后感。打那以后,区法院每年都要选择案件开展此项活动。
不仅如此,陈玉芳为了增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贴近性,还积极协调区教育局、司法局等区级相关部门,先后两次组织学生到四川省少年犯管教所参观,接受警示教育。学生结束参观回到学校后都会写出心得体会,做到有触动有感悟。她还协调有关部门,邀请四川省少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到我区开展法制文艺演出,利用少年犯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打动学生,收到明显效果。陈玉芳还清楚地记得首次举办这个活动时,少管所的孩子们在台上用心表演,台下观看演出的孩子们纷纷落泪,真情的释放和共享,令双方都深受感动。这种活动先后开展了5次,每次都会收到很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十三年来,陈玉芳是基层义务普法宣传员。
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法活动,区关公委成立了有律师、法官等相关人员参加的法制宣讲团。作为宣讲团成员,陈玉芳先后到新都镇宝光社区、新军社区、西北社区、斑竹园白云社区等基层单位举办法制讲座,向居民们宣传“依法治国”的精神,并对《宪法》、《婚姻法》进行生动的讲解,她还结合当下生活向大家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告诉大家非法集资的界定办法。在斑竹园镇、龙桥镇党委会“学法日”,她向党员干部讲解了《宪法》相关知识。单是2015年,她就19次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深受大家欢迎。
明亮的人生
越了解陈玉芳,你就越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明亮。从她的身上,你能感受到一个法律工作者对于法制精神的笃信,你能感受到一个老干部对于法制工作的热忱,你还能感受到一个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对于法制工作的执着。她用尽自己的心力去帮助他人,她手中的法制教育火炬,让广大青少年共享了法制精神的光和热,照亮了他们的多彩人生。
越了解陈玉芳,你越是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明亮正在渐渐影响你。是的,她在用自己的明亮去照亮他人,让受她影响的人也变得跟她一样明亮,她是叛逆初中生的朋友,是问题少年的导师,是少管所服刑人员的亲人,她让他们变得明亮,走向正途,开始新的人生。
十三年来,陈玉芳成了叛逆初中生的朋友,引导他们行走在阳光下。
陈玉芳的这些本事,一方面靠的是她专业过硬,另一方面是源于她的亲和力。她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乐呵呵的,让人愿意亲近。她说,做未成年人的工作需要和他们交朋友,不摆长者架子,真诚倾听,平等交流。
陈玉芳回忆,过去十三年,她接触了太多所谓的叛逆少年。其实这些少年的问题本源很多来自于家庭、环境。她还记得一个案例,一个初中男生因为早恋问题和情敌争风吃醋,还差点用刀具砍伤同学,此事发生后,学校联系到了新都区关工委,陈玉芳成了这名问题少年的帮扶老师。
为了走进少年的内心,陈玉芳定期探访少年,倾听他的烦恼和恐惧,和他一起在学校操场散步,分享自己的经历,渐渐地,男孩对她敞开了心扉,人也开朗了,后来男孩转校后仍和她保持联系。如今男孩已成长为一个阳光少年,还喜欢音乐,培养了打架子鼓的兴趣,让陈玉芳很是欣慰。
“其实,很多孩子本质不坏,只是在成长的路上缺乏引导,没得到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渐渐误入歧途。”陈玉芳说,因为长年和未成年人打交道,她心态上也变得年轻。日常繁忙的工作状态也让她的生活充实。
十三年来,陈玉芳成了问题少年的导师,引导他们走向人生正途。
她从2012年开始结对帮扶一名初中一年级问题女生,相约每周六上午开展谈心活动,以朋友身份与之心灵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这名女生有了很大转变,成长越来越健康。同时,她还结对帮扶了新军社区一名困难家庭的初中生,关爱资助已经延续了三年。2015年“六一”前夕,她还带领关爱志愿者和民建新都总支成员组成慰问队伍,深入新都泰兴镇慰问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鼓励他们相信法律,认真读书,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
十三年来,陈玉芳成了少管所服刑人员的亲人,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陈玉芳在和一些问题少年们相处时,常常要扮演“问题少年”的父母。作为新都区关工委的一员,她常常需要以“合适成年人”的身份,为那些联系不上父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出庭,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从2003年开始,陈玉芳每年春节前,都要按照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率领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探视帮教团,前往四川省少年犯管理所,探视帮教新都籍未成年服刑人员。这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13年,每次往返,常常需要颠簸两个多小时,连水也顾不上喝,这对年逾花甲的陈玉芳来说,并不轻松。靠着她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的坚持,目前在四川省少年犯管理所服刑的新都籍未成年犯人,已由往年的数十人,减少到2016年年初的7人。
作家海明威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无疑,陈玉芳就是那个为了美好的世界努力奋斗着的人。她没有让岁月的年轮束缚自己的成长,并用自己的耕耘方式传播着法制精神,播种着正义与公正。她以自己的执着与笃定,与善良的人们共享文明社会的精神之光,再以自己的热力去照耀他人,引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