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3公里长的村道,30个修补的年头,一位96岁的长寿老人,让采访者联想到“现代愚公”……盛夏时节,我拜访了曾永先老人。
烈日下的曾家大林盘,六月盛夏里幽静宜人。在那别具一格独领风骚的小院里,茂盛的榕树下,曾永先老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老人福相,如此年纪了,并不老态龙钟,身体还那么硬朗。他说,他是新民镇石庵村七社土生土长的人,这片热土养育了他,造就他淳朴勤劳的农民性格。老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社会为人们做好事是他一生的追求。
从石庵村通往军屯镇的那条路,老人付出30年精力和心血的村道,在阳光下延伸,天地悠悠。老人说,当时那条路非常烂,特别是从加油站到水泥厂那一段,被车子碾得一塌糊涂,坑坑凼凼,村民走过,跳沟跳坎的,下雨天稍不注意被开过的车子溅一身的泥水。那时的曾永先60多岁,眼睁睁地看着,心里难受。他立下誓言,为村民修补好这条烂路!他去找人合伙自费修路,一连两个村民都摆手,拒绝了。曾永先并没有因此冷了义务为村民做好事的心,他又去找第三个合伙的人。对方说:“别人都能够在那条路上走,我走不过去么?”意思很明显,不当那个“傻”。
站在苍穹下的曾永先老人,望着千疮百孔的村道,心里是说不出的苦涩滋味。思想境界不同,在一般人的眼里,那是做傻事。傻就傻吧,没有人合伙,自己干!曾永先老人豁出去了,拿出辛辛苦苦、节俭出来的一点儿积蓄,自备工具,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修补村道的壮举。
那是1981年的农历9月。他找了一个村民帮他,做了几个半天,别人便不想再来了,老人掏出还有体温的50元付了工钱。于是,长长的村道上只剩下铁了心的曾永先老人,推石头,装泥土,填坑,铺凼……骄阳暴晒,风雨走过,秋霾,寒霜,装满沙石的鸡公车在村道上跋涉、滚动,吱嘎地鸣叫着……老人流着汗,推车、劳动的身影震动着人心。
村民们看着,心里说:“多好的老人呵!”
与愚公媲美
愚公移山壮哉,千古流传,曾永先老人的义举也可与愚公的精神媲美。靠一个年过花甲的好心老人修补一条3公里长的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路烂,车多,行人艰难,刘家茶铺那一段,牙巴兮兮的,水沟从路中间拦腰穿过,没有涵,没有桥,人跳不过去,车也开不过去。曾永先老人推自家院子里的屋檐石条去填、搭桥,儿子开始不愿意,看着满头大汗的父亲为了大家,什么都不顾了,也不再说什么。后来,生产队拉去涵填上,让路通了。曾永先老人又推自家院子里拆了房子的砖头瓦片去面坑凼,儿子索性花钱请人,用车拉了一天半,把建渣运到烂路上去。
曾永先老人说,有人载了一车石头路过,车翻了,石头倒在路边,弄不走,干脆不要了。他便用来填面烂路,天天用鸡公车绑个大筐筐,装满石头,推啊推啊,终于将那座“山”移了。可是,那条路上的坑凼实在太多了,需要很多材料来面填。老人想:自己多年节省俭用,还有一些积蓄,全部拿出来,买石头!那时的石头不贵,一共买了10车。运费呢?哪儿去找?生产队出车给他拉,工钱油费都不要。石头运来了,是他一锄一锄的勾,一小车一小车的推,修补起来非常劳神费工夫,好做的时候,一天补一个田远的路,不好做的时候,一天补两三丈远,手上的茧疤重茧疤……老人买的锄头挖秃了头,铁铲卷了口,箢篼用烂了一大堆,鸡公车不知烂了多少回,修了多少回……那条路边的青草开了野花,是老人的汗水浇灌出来的。从深秋的九月到寒风凛冽的冬月,那条3公里长的村道终于修补好了。
看着车和人顺顺利利的在村道上行走,老人像个孩子,由衷地笑了。
为修补那条路,曾永先老人自己花费了1000多元钱。有人觉得这老头有点儿“傻”。曾永先老人说,银子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大家花掉,是值得的。
端起那杯酒
曾永先老人修补维护那条村道,并非一帆风顺。曾经有人撵他走,不准他护路。为什么啊?难道义务为大家做事都不行吗?一打听,才知道水泥厂要出几万元填补那条路,那个人承包了,自然不准老人“掺和”。老人叹息,离开了村道。待到路填面好结了账,承包人走了以后,维护村道的事又是尽义务的曾永先老人了,他辛辛苦苦,勤勤恳恳,路上有了坑洼,哪儿需要面土,哪儿需要填几块石头,都流着汗去做。想不到,日子一久,那个人第二次又来撵曾永先老人了。老人心里明白,因为车子多,路容易烂,水泥厂第二次出钱补修路了。承包人做完工程,义务护路的仍然是老人。曾永先老人坦荡,不说什么。在他的心中,那条村道如同他的一个孩子,他得把它看好,养好,不让它受到伤害。
那个水泥厂是2009年关闭的,路过的重车也就很少了。可是,与石庵村交界的军屯镇新仓村那一段路又急需修补了呀!为村民们有一条通畅的好路走,曾永先老人又萌发了自己掏钱买石头修补路的想法。新仓村的村干部知道了,非常感动。他们找到曾永先老人,说:你老太好了!情,我们领了。路,我们出钱修。你老就办一桌酒席吧!
曾永先老人欣然同意。那一段路是今年7月竣工的。老人在军屯镇街上包的那桌酒席花了160多元,入席的村干部、运输的司机、修路的领工和工人代表端起那杯酒,感慨万分,对老人真诚地敬谢。从桌上飘出去的,不是酒肉的香味,而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传扬。
鸡公车及其他
那辆载运石头的鸡公车,在天底下吱嘎吱嘎地鸣叫。曾永先老人推着它,为村道的修补立下了汗马功劳。别看它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它是曾永先老人亲手打造的。老人就是心灵手巧,他不仅会做用起来得心应手的鸡公车,还会编筛筛、斗筐、箢篼、菜篮……用竹子划出的篾条到了他手里,宛如彩色丝线穿在绣花针上,在竹林中的空坝,在小院里,编织成一件件惹人喜欢的器具,尚有留存价值。
曾永先老人用自己打造的鸡公车推运修补村道的石头,走过难忘的日子,也推过可爱的小孙儿。他推的是好人的虔诚和真心,推的是天伦之乐。那些篾货,曾永先老人多数都送给邻里和需要的人。得到的人心里会很感动。因为,它不仅仅是手工编成的器具,更是老人的那份感情,是传统的赋予了现代文明的美德。
曾永先老人起居的屋里,还存放着木匠家具、编篾货的弯刀以及他做的桌子等用具,那辆鸡公车也放在堆杂料的屋里,它们是老人勤劳节俭的纪念,是岁月的回味。儿媳和孙儿孙女都不会动他的,尊重老人的感情,也是后辈人的骄傲。
曾永先老人亲手做出来送人的,还有扁担和其他用具。老人把中国农民淳朴的美德磨练得光泽闪烁。
原野上的孩子
讲着曾永先老人的故事,看着那条村道,会让人想起苍穹下的一个孩子:刚刚13岁,黝黑,倔强,辛酸、饥饿和苦难已经在他小小的年轮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望着满田坝的金黄油菜花,有了大人一般的忧愁和志气。这个孩子就是少年时的曾永先老人。他,两岁时父亲就因为过度劳累和人生的折磨去世了,母亲守了几十年的寡,他是慈母的希望。母亲带着几个子女,在艰难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因为穷,因为饥饿,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就不得已贱价卖了还未结籽的油菜籽,卖时还得求人担保,等待他们收割时,又是饥饿和艰辛。
生活的艰辛和磨难造就了曾永先幼年的倔强、坚韧和深层次的同情心。
曾永先很孝敬母亲,母亲曾经两次因摔倒卧床,都是他经佑守护。多病的母亲早已不在人世了,而生他养他具有良好品德的慈母仍留在他心中。母亲的坟茔在曾永先老人耕种的自留地旁边,坟前的墓碑就是他雕刻的,碑文也是他亲手写的。
揩干眼泪
曾永先老人乐于助人,缘于他的善良,凡事不以自己为轴心,设身处地想到别人。
农村改革开放以后,曾永先老人也利用农闲上街做一点儿小生意。他做生意很厚道,所赚不多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了。
有一次,村里一个妇女赶场,不慎被扒手偷光了身上的钱,站在街上哭。曾永先老人看见,说:“别哭了!”他叫那妇女把眼泪揩干,掏出身上的钱递过去,让那妇女买东西回家。待要谢他时,他已经走了。
还有一个张姓的村民老婆婆,辛辛苦苦喂了两只鸭子,到街上卖了,收到的却是佰元假钞,还把自己的真钱倒贴着找与了别人,去买东西才知被骗了。那女人满面泪水——她家本来就因为生病等原因陷入了贫困啊!恰好,又被曾永先老人看见了,他抽过那女人手中的假钞,几下撕成碎片,扔了,然后把自己的100元给了那女人……过后,他又给了张家几十元钱。
每逢到了农历的传统大年,对于一些和他相熟的朋友,若有困难,他也会救济的,虽然不多,20元、30元,但尽其身上所有,好一副热心肠。
曾永先老人就是这样。现在,他每个月有几十元政府给予90岁老人的补贴和一些零星收入,看见别人有难处,他也会慷慨解囊。钱虽不多,但份量重,是老人火辣辣的心。
您老要活两百岁
良好的口碑是对一个人品德和做人的评价。曾永先老人在村民中的口碑如同金子一般珍贵。那是人们对这位96岁老人的肯定和敬重。是的,已是90多岁的老人了,年年修补村道,可贵的精神不亚于移山的愚公。在少数人眼里,老人又有点儿“傻”,是另一个意思的“愚公”。无论何种含义的“愚公”,都是曾永先老人闪烁着金子般色彩的可贵品质,是当今社会期盼、提倡和需要发扬的。我们不妨摸着心问一问自己:有曾永先老人的品质和胸怀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曾永先老人30年来不求名,不求利,默默地做着好人,你能办到吗?
30年来,曾永先老人在那条路上来来去去,修修补补,还要掏出自己的钱贴补,即使媒体不传扬,他也会踏踏实实地做下去。那条村道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心血。来来往往的车辆到了老人跟前,司机都会缓行,向老人投去敬畏的目光,或者亲近地打招呼。有人称他是“义务交警”,他是实际上的“护路人”,村道的形象大使。行人们见了老人,抢先称呼,有的说:“您老要活两百岁!”
老人平静地目送着车辆和行人,继续补填着路面上新出现的坑洼。现在,那条村道平平坦坦的了,老人仍然守护着。难道不可以说,这不单是村道,也是老人的人生之路吗?对啊,好人应该平安和长寿,建造和谐文明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好人!
文化根底和土地
曾永先老人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他儿孙满堂,在和睦的家庭里,晚辈们对他都很尊敬。他生活得称心如意。在幽静宜人的院落里,儿媳给他安排了两间起居屋子,屋里彩电之类齐备,桌上放着他阅读的书,古今著作都有,他还写毛笔字……这些都是曾永先老人的文化根底,不能不说与老人的良好品德和坦荡胸怀有关。
离开曾永先老人的时候,农历六月的太阳如火,我特意去了老人自己种的将近两分田的旱地,豇豆、苦瓜架排列得整整齐齐,韭菜开着白色的小花。老人坚持种地,是他的乐趣,也是老人的劳动锻炼,挖地,栽菜,浇水,搭架……种出的蔬菜除卖一点儿,大部分送人。想一想,96岁的老人了,当人们接到他送到手里的嫩绿环保的鲜菜,心里会是怎样的感慨!
“新都好人”曾永先老人心中想到的是社会,是更多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