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兄弟情 ——情谊大哥新都好人尹华松

发表时间:2017-07-26 16:00 来源:黃怀举 责任编辑:zq

1974年8月4日,是新都区新民镇护国村尹华松一家难以忘记的日子。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改变了他们一家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环境,印证了“弟兄如手足”的深情厚谊,打破了“久病无孝子”的世俗观念,树立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勇气,演绎了一段不弃不离、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不测之灾  家遭突变

23岁的尹华昆(尹华松的弟弟)在彭县(今彭州市)隆丰场某建筑工地打工。小伙子活泼、精明、能干,和工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出事这天他和往常一样,午饭后与工友们在工地玩耍,不小心被一工友撞倒,不偏不倚,他的脖子恰好被一根伸出地面的木桩戳住,顿时昏迷了过去。工友们感到意外和震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他稍微苏醒了才能动他。十几分钟后,他呻吟了几声,但手脚只有轻微的颤动。此刻,工地负责人立即派车和几个工友把他送到彭县人民医院救治。经医院急诊室检查,作了相应的处理。由于病情十分危重,医疗条件又有限,于是医院于8月4日连夜将他送往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治疗。

8月5日早晨,一个年轻小伙子急匆匆地来到了尹华松家,他是彭县蒙阳镇人,和尹华昆同在一个工地打工。他起早歩行二十多里路,过了青白江河,边走边问才走到尹华松家。他简单地介绍了尹华昆在工地上发生的事故经过,顿使尹华松心急火燎,但他强忍着难以言状的痛苦,留那小伙吃了早饭。这件事他还得瞒着年迈多病的母亲,和妻子李满娣商量,带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钱、粮)和一些换洗衣物,赶到四川省人民医院。

当进入病房,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弟弟时,眼泪扑漱扑漱往下直淌,此时此刻的尹华松强忍着沉重、痛苦的心情看着奄奄一息的弟弟。又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他立即与医护人员配合,担负起护理弟弟的责任,向医生请教了护理的方法。他感到在医院里的光阴度日如年,多少个不眠之夜,使他疲惫不堪。有多少个打盹的瞬间,他仿佛看见了倚门守望儿归的年迈母亲,仿佛看见了正在忙碌而又神情焦急的妻子,又仿佛看见一岁多的儿子默默地等待着父亲和叔叔归来。一种难以言状牵肠挂肚的苦痛折磨着尹华松一家老小。

手足情深  不弃不离

经过医院两个多月的治疗,尹华昆终于清醒了过来,他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由于天气炎热,长期卧床的他生了褥疮。出院时医生告诉尹华松:尹华昆颈椎骨折,造成大脑以下部位失去知觉,生命可能不会超过三个月。曾经活泼开朗的尹华昆刚刚步入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如今却因一场意外陷入没有希望康复的瘫痪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时,尹华昆突然发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科学竟是如此的无可奈何。受到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的他痛苦到了极点,对自己、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常常有生不如死的念头。但看到哥哥尹华松长期不懈的护理和耐心的安慰,又使他觉得更应该坚强地活下去。

出院后,尹华昆躺在床上,身体不能动弹。白天尹华松在田里干活,中途要抽时间回来帮弟弟翻身、扶弟弟解便,天热时还要给弟弟擦身子。就是晚上,也要帮弟弟翻好几次身。一日三餐还得给弟弟喂饭。年迈多病的母亲看在眼里,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有时看到尹华松忙里忙外,实在累得不可开交,贤惠能干的妻子李满娣对家庭的如此境况,不但没有半点怨言,还常常做些弟弟爱吃的菜肴,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给弟弟做些营养食品。年长月久,功夫不负有心人,尹华昆的精神振作了起来,虽然瘫痪的身躯不能自然翻动,但他渐渐地可以坐上椅子。变形的手掌,虽不灵活,却可以自己用汤匙慢慢进食。尹华松给他买了台小彩色电视机,希望他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让他看到祖国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让他憧憬更美好的明天。

同舟共济  应对时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所得的粮食是由所在的生产队分配。尹华松一家六口人,老的老、小的小,能下田劳动(挣工分)的只有他和妻子。为了照顾好瘫痪的弟弟,耽搁了不少活路,少挣了很多工分。生产队年终决算下来,尹华松就成了“倒找户”(所挣工分与肥料投资金额不能买回应分得的粮食和其它实物),分配的粮食也相对是“低标准”。勤爬苦做、节衣缩食的日子度过了将近十年。

在旁人看来,尹华松好像在受着折磨,但又被他那种不弃不离,把亲情看得比泰山还重,敢于承担家庭责任——事亲、扶残、育幼的精神所感动。他的故事在乡间传颂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孝悌忠信,他用双手在寒来暑往中丈量着,他用爱雕刻出美好的时光,他谱写了一幅幅温馨、绚丽、动人的生活画卷。

养老扶残  肩挑重担

尹华松的母亲长期患有风湿杂症,进入老龄后,身体日渐衰弱,但生活还能自理,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尽管尹华松夫妇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老人看着一个瘫痪儿子还是非常忧虑;看着一个能支撑起门户、如此能干的儿子和媳妇,老人又频添了几分喜悦,她还常常牵挂着未成年的孙子;年龄不饶人,由于长期的心理矛盾和抑郁难以排解,1982年她突然患上了癔病。癔病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发病时喜怒无常,感觉过敏,严重时手足或全身痉挛、甚至会出现昏迷状态。经佑(方言即“护理”)这类病人,要有相当的耐心,这使尹华松夫妇再度经历了一场性情的磨练。

就在这一年,尹华松的父亲从四川开县农业银行退休回来,面对家庭的艰难境况,心里一阵阵酸痛,当他看到大儿子把一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努力地支撑着,又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悦,他把每月四十九元五角退休金全都贴补家用,同时分担了经佑病人的部分责任。尹华松稍微感到一点轻松。

就在这一年,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大包干”。尹华松一家分得了五亩多承包田。为了做好承包田,尹华松两夫妇又经历了一场艰苦奋斗的洗礼。

忙里忙外  条理分明

成都平原的秋天,是一个黄金的秋天。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光芒万丈,把一层层迷雾驱散,现出了蔚蓝色的天空,真是秋高气爽,令人向往,令人陶醉。那一片片黄澄澄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灿烂的金光。各家各户都忙着收获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怀着丰收的喜悦,淌着如涌如浇的汗水,把一挑挑黄晶晶的稻谷收回家,眼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打谷子是一项剧烈的体力劳动,先把谷子用镰刀割放成把,再用双手持谷把在拌桶上拌,拌一把谷子至少也要四、五下,多则七、八下。这样的劳动效率不高,人也累得够呛。“九零后”的人或许还有些记忆,新世纪出生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当年打谷子的激烈场面,在烈日下,“咚咚咚”的拌谷声此起彼伏,浑如“战场”。

尹华松也和其他社员一样要忙着打谷子。他与别人不同的是:家里还有一个瘫痪的弟弟和年迈病重的母亲需要护理。两夫妇只得一早起来,趁着西斜的月光、渐渐明亮的晨曦,下田去割谷子。等到天亮时,他们再回家。妻子忙着煮饭、经佑母亲,丈夫要给弟弟穿好衣服、洗脸、送饭。吃过早饭,夫妇俩又投入打谷子的“战场”。利用休息的短暂时间,又分别去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在常人看来,真是一件烦心事。可是,在尹华松夫妇心里,却是每天的“必修课”,没有丝毫的厌倦和半句怨言。相亲们都交口称赞:“难得啊!难得啊!”,就是这简单而含义深刻的赞许,不仅使夫妇俩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也让左邻右舍把他们的事迹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传颂着。

坚持不懈  守护亲情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逐年深化,农民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农村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农民进城就业、务工、经商的多了起来。由于党在农村加大了科技兴农的力度,大大减少了田间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如1982年以来推行的稻田化学除草,就減少了人工除草和薅秧的工序。原来薅秧一般要薅两道(每薅一道要同时施肥),除草也需两次。现在用除草药剂和提苗肥(复合肥)在秧子移栽后的七至十天內, 均匀地撒在田里就行了。秧子的长势还特别好,稻谷的产量都要比从前生产队时的平均亩产几百来斤,增加到亩产一千斤左右。

为了照顾好瘫痪的弟弟,尹华松不能同其他村民一样外出务工,或进城经商。他除种好大、小二季的粮油作物外,还种大蒜、花生等经济作物和四季蔬菜。除自给外,常常到邻近场镇去卖,其收入补贴家用。农闲在家做隔王笆(养蜂专用), 做成后,一批又一批地到广汉去交售。这样,他既可以照顾好弟弟和家庭,又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年复一年,他的弟弟虽然沒有完全康复的希望,但每当他看到弟弟红润的面庞、凊爽的神智、响亮旳言谈、微微的笑容,心里总是乐滋滋的。他能坚持不懈地守护亲情达37年之久,在乡里早已传为佳话。他将继续为守护亲情而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道德楷模  传承孝悌

孝悌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传统美德。孝,指尊敬、奉养、善待父母及长辈;悌,指弟兄间的相互尊敬和关爱。尹华松,一个普通农民用三十多年的实践,耗去了风华正茂的青春,继承了这一传统美德。

尹华松有两个儿子,出生于1973年和1975年。兄弟俩亲眼看到父母亲伺奉奶奶和对幺爸无微不至的关爱, 放弃了多少外出挣钱的机会。当提及父母生活的艰辛时,他的儿子十分激动地说:“太伟大了!坚持三十多年,不容易啊!”但尹华松却认为照顾弟弟的事很普通、很平常,能坚持这么多年,全仗他的贤妻李满娣对他的热情支持和以实际行动的帮助。尹华松夫妇的所作所为给儿子、媳妇、孙子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尹华松常说的一句话是:遇事都应该换位思考。古人云;“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连自己都不愿意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反过来说,就是要把自已希望得到的给与别人,奉献给最需要的人。如果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多一些换位思考,定能使社会、邻里、家庭呈现一派和谐、友爱、充满生机的良好环境。

尹华松的儿子在外地打工,难得回家,对幺爸和父母及家庭的牵挂总是用电话传递着亲切的关怀和问候。每次回家,他都要到幺爸的屋子里去看看,看看他的身体怎么样,看看能为他做点什么,看看他还需要点什么。尹华松看到儿子对幺爸也是如此关心,心里热乎乎的,一种满足和欣慰由然而生。

尹华昆谈起亲人对自已无微不至的关爱,脸上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他说;“像我哥哥的孙女嘛,早迟回来她都要买东西给我吃,我不吃、她硬要塞到我嘴里。”看来,小孙女耳濡目染,也懂得了对亲人的关爱。

光阴如逝水,一去不回头。时间是一秆秤,可以称出亲情的分量,可以称出人间真爱的浓度。乡亲们亲眼目睹了尹华松夫妇长年累月、无怨无悔地照顾着瘫痪的弟弟,无不为之动容、为之感动。纷纷议论开来:“他们对弟弟的照顾多么认真负责,不怕脏、不怕累,这么多年来,从来就沒有厌烦过,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他们对这个兄弟确确实实照顾得很好,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兄弟虽然走不动了,但是这个家庭对他的温暖还是很够的,如果他的哥哥对他不好,那他早就死了。”

采写后记   感悟良多

尹华松的事迹我早有所闻,不知详情,但有一种“每闻善事心先喜”的感觉。当我接受了采写尹华松先进事迹的任务时,才和他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一天下午,我蹬自行车到护国村村委会去,村主任穆孝惠接待了我,并派村干部钟先禄驾摩托车把我送到尹华松家。一路上,车速较快,钟先禄只简单地说了尹华松护理弟弟三十多年,真不容易啊!从他旳表情看得出他对尹华松十分敬佩。

走进院子,一间小屋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瘦削而精神矍铄的男子,一双变形的手放在座前的板凳上。显然这就是上身瘫瘓的尹华昆。他向我们打招呼,我们说明来意,他说:“哥哥嫂嫂在花生地头扯草。”接着说:“不是哥哥嫂嫂的耐心照顾,我早已不在人世了。”钟先禄去喊尹华松去了。这时,我想起了民间流传着许多“长兄当父,长嫂当母”的故事。在这里我不是亲眼看见了吗?

尹华松中等身材、微黑透红的肤色与神釆奕奕的精神,看上去谁相信他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准确地说他今年已满69岁了。他含着微笑接受了我的采访。他总是说他做的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换位思考嘛,假如弟弟是我,他也会照顾我的。谁叫我们有手足之情呢?”这是他所作所为的精神支柱。

我想,尹华松的事迹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尊为道德模范、孝悌楷模。还会使那些兄弟阋墙、忤逆父母的人汗颜思过、痛改前非。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