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新都,有一处著名的“木兰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片丘陵,但神奇的造物主让它座落在成都平原的腹地,叫它山也名副其实。
木兰山地处木兰村,木兰村的领头人是党支书李兴才。
初次听说李兴才这个人是十多年前,在和新都天然气公司蔡经理的摆谈中。蔡经理曾多次上木兰山,同李书记相谈甚欢,决定流转山上的数百亩土地搞绿化,也算为新都人民增加一个天然氧吧。
第一次见到李兴才是两年前的区人代会期间,我和李书记在川视餐厅一起吃会议自助餐。同为村支书,但李书记在新都已是名人,给人的印象是:朴实的他,不但给人很干练的感觉,理论水平也颇高,会议期间提的议案、建议,也很独到,甚至尖锐,我心中暗自称赞,不愧为新都村支书中的“大哥”。
真正比较深入接触李兴才书记 ,还是这一次区委宣传部要编写一部“新都好人”的书,宣传部把采写李兴才的任务交给了我。接到通知,我又惊又喜,喜的是,这次终于可以和李书记深入地接触了,肯定能学到一些当好“村支书”的经验,惊的是,李书记的材料应该是“重头戏”,作为一名业余作者,写先进人物并非自己的特长,很可能写不好这篇东西。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去。同时,我邀请了自己最尊敬的老师,省作协会员、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庄增述和我一起去采访李兴才。
李兴才今年58岁,省劳模,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
1977年,这个17岁就入党参军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县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干部,不久被下派到木兰镇政府工作。那时候极左之风仍然盛行。麦收季节,有人要把生产队分给社员的麦草按每捆半斤麦子计算,折合成分配的口粮。李兴才认为这个决定很荒唐,因此坚决反对。他说:“麦草上还有啥麦子啊,无非有点儿稃壳哑瘪籽。社员抗旱插秧,忙碌个多月下来再去理抹麦草,哑瘪籽早出蛾儿了,哪还有一粒半粒麦子?这是虚报浮夸嘛!”但他并未说服人家,年轻气盛,便打了一份辞职报告,背起被盖卷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木兰山。
1990年,李兴才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不久担任党支部书记。
李兴才作风民主。这年木兰村需要增加4名巡逻队员。村里不少年轻人踊跃报名,一些熟人悄悄找到李兴才,希望他能给予关照。李兴才实话告知,这次招聘巡逻队员,村上专门由老党员、老干部等20多人组成招聘委员会,由委员集体投票决定,即使是支部书记,也仅有一票,不能违反集体民意。在民主监督下,4名胜出的巡逻队员上岗以后,受到村民好评,村里治安状况一直保持良好状态。
李兴才做事周到。他上任不久,有群众反映木兰山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共厕所,存在如厕难的问题。他立即在全村查看地方,亲自确定公厕点位,并率村民动工修建。不久,三座公厕建成,彻底告别了木兰山没有卫生公厕的历史。有一次,几个老人向他反映,他们那份地的租金被儿女领了,要点儿零用钱很困难。从此,李兴才就让各组组长每年把老年人那份租金亲自发放到老人手里。一些年轻人对此不满,找到李兴才好说歹说,希望他改变决定。李兴才批评说:“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村规民约。我晓得你们打牌一百两百地输,拿5元钱跟老人都心疼,这不能坏了规矩。”
李兴才担任支书以后,因为他管理能力强,办事踏实,脑子灵活,区上一些部门很看重他,并聘请他去做办公室主任。这风声不知怎么就传出去了。一天,镇上一位退休老干部拄着拐杖蹅着泥泞上山来看望他了。老干部语重心长地说:“兴才啊,你不能走啊,改变木兰山的面貌还要靠你领着村民去干哪!”李兴才说:“您老放心好了。我不会当逃兵的。”果然,李兴才说话算数,他并没有离开木兰山。次年,一位朋友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他专程来请李兴才下山。朋友是个很有实力的企业家,因为承包了修建长江三峡大坝的一项辅助工程,到处招揽管理人才,他想到了李兴才这个合适的人选。他竭力邀请李兴才加盟他的管理团队。朋友耐心地劝告说:“当个农村泥巴官累死累活,就像抱鸡婆抓谷壳壳,到头来连一颗米也捞不着。现在是经济社会,弄钱才是正经事。你只要跟着我干,钱嘛,纸币的嘛,到时还愁个啥子。”李兴才款待了这个朋友,却一直不吭声。次日送朋友下山,分手之际,他突然指了指木兰山,说:“其实修大坝的工程我也想去,但现在不行,这山不让我走!”
李兴才不能离开木兰山,并非眷恋故土,那是因为他心中早就酝酿了一幅改造木兰山面貌的美好蓝图,而要这幅蓝图付诸实施,现在却连八字没有一撇。他如果就此舍弃而去,这幅蓝图必将成为泡影。他坚信对村民的承诺一定会在他手中变为现实。
木兰村是新都丘陵区一个传统的偏僻山村,历来靠天吃饭,出行困难。旱魃几乎年年肆虐,全村11个组就有9个组仅靠山下的一座提灌站从北干渠抽水灌溉。村里的几口深井,每遇旱情严重,水源枯竭,人畜饮水成了奢望。山上除了岩石就是黄沙赤土,原称赤岸山,真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狭窄弯曲的村道没有一段水泥路面。村民下山去卖菜卖粮真可谓悲壮,有的往往全家老少出动,围住车子拉的拉掀的掀,挣得青筋暴绽,呜吼连天,以为他们在合力杀一头老虎。还有的则干脆把载着蔬菜粮食的自行车扛在肩上,踩着深及腿肚的粘性泥泞跋涉到外村的红星堤埂,方才度过难关。
干旱缺水和出行困难一直困扰着村民的生活,严重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李兴才实施规划蓝图的第一步是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经过干部村民的三年努力,新修的提灌沟纵横全村,贯通各组,提灌站安装了大马力的水泵,基本上解决了全村的用水困难。
2001年,李兴才开始琢磨修路开工计划。消息传开,村民很高兴。那些日子,每天都有村民到村部来打听,希望尽快把路修通。但村里没有资金,这愁死了村干部们。李兴才对村干部说:“看来修路的事被逼起了,不修不行。我们大家想办法吧。”经过两个不眠之夜,这天一早李兴才就来到了村部。他和几个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召开村民大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很快,各个小组开始选举村民代表,10至15户推举一名村民代表出来。40多名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商讨村道改建计划。大家一致同意,由村民自己出资,修建公路。
修路的资金筹集出人意料的顺利。因为在村民委员会的基础上,李兴才又在村里推行议事会、监事会制度。所集资金由监事会专人负责保管,重大开支事项由议事会决策。这让村民很放心。一些在外地经商办企业的本村居民也回村踊跃捐资,一位电缆厂老板一次性就捐了7万,区、镇两级政府也给予支持。经过三年奋战,全村修水泥路6.7公里,修下山公路两条,分别与省道县道贯通。村民出行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涉及到众多利益纠葛的公共事务交由村民民主决策和监督---木兰村在修路上的“尝试”让李兴才做梦都没想到,竟受到成都各级政府的关注。由政府出面,他这个被逼出来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于2003年在木兰镇试点推行。村民自治,在木兰深入有序推行。从此,木兰村把这一制度固定下来。2008年成都地区全面推进村民议事会、监事会制度。2009年,成都已在所有村和涉农社区成立议事会,构建起了党组织领导,村民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2004年,木兰村率先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这是全国第一个村首开先河的基层民主选举举措。当时有3名候选人,30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赶往现场投票,李兴才高票当选,继续担任村支书。在热烈的掌声中,李兴才也激动了。他说:“这么多人选择我,我感觉担子更重了。如果没有把工作干好,就对不起支持我的村民。”这天下午,他带领着全村76名党员重温誓词宣誓。他又说:“在村民眼里,我们代表着共产党的形象。我们只有一个权力,那就是廉洁奉公,全兴全意为村民服务,改变山村面貌。”也就是这一年,李兴才开始实施他的另一幅规划蓝图,走“靠山吃山,旅游兴村,三产富民,绿色开发木兰山”的新路子。
开发木兰山并非李兴才的凭空盲目。虽然山上资源贫乏,却也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先天优势。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因为山上有一座香火旺盛的木兰寺逐渐在民间形成了蔬菜花卉的籽种交易庙会,吸引了省内外不少客商。直至现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上山赶会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进行籽种交易和游玩踏青活动。这种传统的群众性自发活动,启迪了李兴才打造新都旅游新亮点的发展思路。他首先推行“土地流转”,把全村一千多亩荒坡旱地集中招商引资,栽种果树林木,优化全村环境。然后重建木兰寺,观音殿及楼阁亭台。他又率先在木兰村成立了木兰山老年活动协会和活动中心,每日迎来了不少游人,也汇聚了新都、泰兴、三河诸多的老年人前来聚会。虽然目前的综合开发初具规模,但木兰庙会盛况空前,人潮涌动。漫山遍野林木成荫,桃红柳绿,吸引商家10余万人次。籽种交易、农具展销、日用百货、传统小吃,应有尽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多彩。
从此,李兴才被媒体称为“会画画的村支书。”这幅木兰山碧绿多彩的山水画卷,是他和两委会成员带领村民用汗水描绘出来的。
李兴才的思路具有前瞻性,眼光独到,有胆有识,境界极高。90年代末,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引起了他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一个基层干部,他太熟悉农村情况和农民兄弟了。2003年,他当选区、市人大代表,便根据几十年的切身体验,写了一份《关于提请区委区政府免征农业税收》的提案。当时一些做领导的朋友劝告他,说农民交皇粮历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怕他担上“破坏税收政策”的嫌疑。李兴才笑了,说:“哪有那么严重啊!人大代表应该为政府建言献策,不然我这个代表白当了。”他果断地把提案交给了区人大。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区委书记就上山来找他谈话了。他侃侃而谈,跟区委书记说明了提案建言的依据,尤其说明了现在工业和农业税收比例的根本变化,由此得出工业税收可拿出部分冲抵农业税收的结论。李兴才更没有想到,这份提案被区委常委会讨论,并作出决定,从当年起就对全区免征农业税收。消息传开,全区农民交口称赞,也引起了周围区县的震动。
在一次成都会议上,一些人对新都的这一历史性举措进行责难和质疑。当时参会的李兴才率先站起来作出说明。他斩钉截铁地表示:“我坚信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对贡献很大的农民实行免税,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是理解的。”果然,这话被李兴才说中了,就在新都免征农业税的第三个年头,温家宝总理庄严宣告:全国各地一律免征农业税收。中国一千多年以来的“皇粮”征收从此成为历史。
笔者上木兰山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跟我们讲述了李兴才为他们做的许多实事,虽然有的是零碎的,属于细微末节,但仍然让人感动,让人对他肃然起敬。要细数他为我们所做的实事,真的是说不完啊,他真的是巴心巴肝在为老百姓做事,我们的好书记,说到李兴才,村民都会露出敬佩的眼神。
采访结束,我们慢慢地下了山。在山脚下,我们再次仰望这座造物主幸运地落放在成都平原的木兰山。整座山上,早已不是十多年前那光秃秃的样子,而是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它早已成了我们香城的天然“绿肺”之一。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季,更使人对它依恋、留连。当然,更难忘的是木兰山上那个憨厚、朴实的“土地爷”李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