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使者重乡情 ——新都好人提名奖获得者骆吉述

发表时间:2018-09-26 11:40 来源:作者:黄怀举 责任编辑:刘楚泷

骆吉述是新民镇华严村二十一组村民,生于1969年。他沒有在人民公社生产队的大田里参加过劳动(挣过工分)。当他中学毕业时,农村已经历了体制改革,父老乡亲都在各自的承包田里忙碌着。他觉得农民应走科技致富的路,他买了些种植及农村致冨的相关书籍来学习,积极参加乡(镇)村举办的农技培训。他还学习党在农村与“三农”相关的政策法规。他决定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正当他逐渐致富的时候,乡间传颂着他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动人故事。

  脚踏实地  文明经商

骆吉述所承包的田块在青白江河南岸,是以冲积扇形成的油沙土为主,宜种度极广的肥沃土壤。于是,他开始成片成片的种起蔬菜来。当蔬菜成熟时节,又出现了卖菜难的苦恼。因蔬菜成熟后不及时收获将变成废物,一钱不值,辛勤的劳动成果眼睁睁地看着化为泡影。在这种情况下,1997年他对蔬菜市场作了一番调研,他和爱人缪青兰一起开始做起了蔬菜运销业务。在蔬菜成熟时把附近村民的蔬菜收起来,运往蔬菜批发市场去销售。起初用火三轮运,货源多了就改用大货车运。

蔬菜运销是菜农通往市场的桥梁,他把大车大车的蔬菜运往成都各蔬菜批发市场,以成都大关蔬菜批发市场(成渝立交附近)销售最多。他主要收购运销季节性大宗蔬菜,如茄子、豇豆、海椒、莴笋、白菜、黃瓜、萝卜等,都是从菜农那里收购新鲜蔬菜。在首先解决本地村民卖菜难的前题下,他还到彭州市的九尺、蒙阳、三界桥以及什邡市的马井等地的蔬菜基地去收购蔬菜运往成都。

据菜农反映,骆吉述不仅在收购蔬菜时绝无欺行霸市的行为,还处处为菜农着想。十年前,“村村通” 工程尚未完善,他运菜时发现机耕道坑洼不平,便主动掏腰包给当地村民买石头把路填平,这种事不只一次。村民们都满意他文明经商的行为。每当蔬菜成熟了,就盼望他去收购,或打电话给他。

二  急人所难  与人为善

民间有一句经商的谚语:“一口沙糖一口屎。”就是说,做生意必然有赚钱的时候,也有亏本、甚至血本无归的时候。生意人在赚钱与亏本上都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把握市场规律,以平常心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风云。

骆吉述经历了几年蔬菜运销,确实尝到了甜头、赚了些钱。也遇到过产大于销、“滥市”的尴尬,菜不容易卖出去,甚至卖不脫。他总是把村民的蔬菜收起来,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外地去找销路,把村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这种情况下,他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优先考虑,有时连机动车消耗的燃油费用都贴了进去。人们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把几户村民的青菜运到新繁泡菜厂去交售,运拢才知道已停止收购青菜了。沒有得到一分钱,把青菜处理了。回到村上,他却挨家挨户把青菜款按数量及约定的单价送到村民手中。有的村民根本不相信青菜沒有卖出去,后来同他一起去的村民杨本罗证实了这件事。

骆吉述急人所难,甘为奉献的经商理念感动了和他交易的村民,所以他的蔬菜运销业务也就红火了起来。

有的菜农请他捎带种籽或化肥农药,他总是愉快地帮忙。他的为人处事赢得了村民的普遍赞许。

三  维修油碾  方便群众

油碾是指具有碾米磨面和榨油功能的场所,包括作坊、晒场及库房等配套设施。利用丰冨的水资源以水力带动碾、磨进行粮油加工。民国以来,在新民地区水碾较为密集,其中骆家碾是具有粮油加工综合能力的水碾之一。

水碾是当地村民生活中不可缺的粮油加工场地。1950年后,农村中为数众多的水碾,除少数属公产外,仍由私人经营,接受国家粮食部门委托加工。至一九五六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才全部折价入社,由所在社队经营,成为农业社的一项副业收入。此后,新都县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推广水轮泵加工粮食,其加工效率比水碾提高了十多倍。

1971年,在渠系改造中,新开北三支渠峻工,处于旧渠系的骆家碾迁建于北三支渠中段,仍为粮油加工的重要场地,并接受国家粮食部门委托收购统购油菜籽及加工菜油的任务。1965至1979年间,随着电力在农村的普及,电力机械榨油取代了过去那种完全用人工榨油的繁重劳动。

在企业改制中,骆家碾也承包给私人经营。1993年,按国家政策取消了油菜籽的定购任务。从此,油菜籽及菜油的购销活动被纳入市场经济管理。各地纷纷开设了为村民榨油的小作坊。骆家碾也是主要为附近村民榨油的场所。此时,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新骆家碾便失去了当年业务繁忙的境况。2006年,骆吉述承包了油碾,当时的现状使他感到一阵阵心酸。空阔的坝子已堆了些垃圾,房屋也显得有些破败,加工业务也逐渐走向萧条。

骆吉述明知加工业不可能有高额的利润回报,但他想到的是为了附近村民的便利,他决定把油碾维修好。于是,他向村委会说明了他的想法和维修方案,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和群众赞扬。他花了四万多元把几近荒废的坝子扩建为作坊,把房屋也维修起来,给村民能就近榨油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他请有榨油技术的人掌握机器,其岳父缪其君(2011年1月去世)和岳母叶林巧帮他看管,兼做杂活。骆吉述夫妻俩忙里忙外,仍然沒有放弃种菜和蔬菜的运销业务。

四  疏通河道  优化环境

北三支渠入水口在新繁镇梁家村杨柳堰河的泥大堰,全长5.29公里,下游注入青白江,具有灌溉和泄洪功能。承包油碾后,骆吉述发现碾子以下有三丶四百米河道淤塞严重。他自费请一台挖挖机,用两天时间,花了两千多元清理了河道,把淤泥和垃圾杂物运到十一队(原八字村)一非耕地上,面了一个可以停车的坝子。他觉得这样花钱很值得,既清理了河道,又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特别是交售蔬菜再也不用走得太远了。村民们称赞他是一个乐于给群众做好事旳人。

五月的农村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有“乡村四月闲人少” 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农村既要收割成熟的小春作物,又要不误农时赶栽水稻的忙碌景象。近年来,农民多数不再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用电或燃气),有的村民不顾别人的利益,只图方便,把秸秆和杂草往支渠、斗渠里倾倒。北三支渠并不例外,那几天,河里的杂草、秸秆阵阵飘来,把骆家碾上边的闸门堵住。为了水流畅通,骆吉述几乎是日夜守护,把冲来的秸秆、杂草打捞起来运走。

骆吉述承担管理闸门的责任,非常认真,平时有飘浮物冲来,他照样处理,保障了河水畅行无阻。特别是春灌和洪汛期间,他把握住闸门的升降,达到了及时春灌、安全泄洪的目的。

五  热心公益  乐于奉献

用骆吉述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是为了大家的方便,他办得到的事都愿意去做。他也认真履行了他的诺言。

农村的院落历来是散乱分布,无规则可循,一个村民小组至少有四、五处院落。改革开放以后,农民使用了农业机械和机动交通工具,原来狭窄的乡村小道已不能满足出行的需要,即使是机耕道,未经硬化也是 “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很不方便。特别是北三支渠骆家碾段以北地区,靠近青白江大河一带,有大片河坝地,种蔬菜的农户多,他们为出行难而深感忧虑。骆吉述便主动出钱买碎石,花了一万多元,村民(直接受益者)也主动捐工投劳,使这里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

春灌期间,碾子后边有一段沟坎垮了,无法淹水栽柍。骆吉述毫不犹豫地出钱把这一段垮沟坎浆砌起来,为几十亩水稻不误农时栽插下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农民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拌麦子、打谷子都用联合收割机,告别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当收割季节,本地的收割机忙不过来,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收割机都赶来帮着收割庄稼。为了使收割机顺利下田作业,原来北三支渠上的人行便桥需要改建,才能使拖拉机、收割机顺利通过。2006年,骆吉述花了两千多元在北三支渠上建起一座可以让农业机械来去方便的桥梁。

2010年,华严村老年活动中心要修一个坝子,骆吉述主动捐款两百元,钱虽不多,但他这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精神给当地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  心系灾民  捐款捐物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八点零级地震,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灾难发生后,新都区立刻在刚峻工的新繁镇中心敬老院设置灾民安置点,前后安置了来自都江堰、彭州、汶川、绵竹、北川、青川等地一千多名灾民。此刻,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传统美德顿时彰显出来。捐款捐物者纷至沓来,一股股大爱的暖流涌向灾区,涌向灾民安置点,温暖着灾民的心。

骆吉述,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也情系灾区,情系灾民。在蔬菜批发市场,在村镇所设的募捐点,他都慷慨解囊,把1000多元人民币投入捐款箱內。当他得知新繁灾民安置点安置有一千多灾民时,心想,为了灾民生活得好,我要收购些蔬菜送到灾民安置点去。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爱人缪青兰的支持,于是,他们把收购来的豇豆、茄子、苦瓜、白菜、海椒、黄瓜、莴笋、蒜苗、大葱等新鲜蔬菜装满一车,约四千多斤,和新民镇政府捐物接收点的同志一道,把一大车蔬菜运到新繁灾民安置点。在灾民安置期间,他共运了两大车蔬菜去,约有八千多斤。爱心是不能用物品重量和金钱多少来衡量的,他的大爱精神感动着周围的群众。

骆吉述夫妇每次到灾民安置点总是和灾民攀谈,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陪小孩游戏,以缓解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

七  耕地流转  互惠双赢

新民镇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农业特色产品,鼓励农民耕地流转。农民的耕地转包给专业生产者以后,既可以获得原耕地的基本产值所得利益,又可以无牵无挂的到工厂务工,到城镇经商,还可以在转包出去的土地上打工挣钱。转包耕地的条件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每亩每年以一千市斤大米的市场价格计算。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下签定有效协议。这种互利双赢的耕地流转方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村民的普遍认同。

自2006年以来,骆吉述承包了附近村民转包出来的耕地有四十来亩。在这一片土地上,主要种植蔬菜。他重视蔬菜的良种选配和科学施肥,在无公害蔬菜培植上,他肯动脑筋,对病虫害的防治,不使用残留期长的农药,杜绝残留期未过的蔬菜销往市场。

骆吉述在种植蔬菜上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时他也向其他菜农讨教,互相交流。他对自己的成功并不满足,在科学技术面前显得格外谦虚从容,那种钻研精神令人佩服。

八  事业成功  内助得力

大凡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值得称道的贤內助。骆吉述并不例外,他的妻子缪青兰是一个深明大义,质朴淳真的农村妇女,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她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显现了出来。

成语“夫唱妇随”,也作“夫倡妇随”,是旧时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意思是:丈夫说什么,妻子也随声附和说什么。原指妻子(无原则)服从丈夫,不得违拗。后多指夫妇和睦相处。骆吉述夫妇的和谐相处不能简单地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为他们经历了十几度寒来暑往,奔波在勤劳致富的路上,总是同心同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着。当事业有成,家有余钱的时候,他们就首先想到的是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妻子对丈夫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时,不是简单的理解和支持,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为了实现他们共同的愿望。缪青兰不愧是丈夫的得力助手,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夫妻。

 

九  采写之馀  心驰神往

当我接受了采写骆吉述的先进事迹时,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因为他是一个大忙人,终于在一个天气闷热的日子里,和他第一次零距离接触。

骆吉述是一个不多言不多语,朴实无华的中年汉子。当问到他为了公共利益所作出的贡献时,他总是微笑着,轻描淡写地叙述事情的经过,丝毫沒有称功道劳的骄矜态度。而他的故事更多的是传颂在村民口中。有一次,他看见街上围了一堆人,原来是一位老太婆把看病的钱掉了,泣不成声地哀叹着,他走进人群,二话不说,把一百元钞票递给老太婆去看病,那老太婆感动得热泪盈眶,将要问他的姓名时,他却悄悄地溜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人才知道,他得到的不是埋怨,而是热情的赞许。

写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心驰神往,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世界田园城市的进程中,有不少像骆吉述这样平凡的人默默地奉献着,我们的目标定能实现,我们的事业永远辉煌!

我又一次接通了他的电话,知道了他在党的九十岁生日那天,在光辉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衷心地祝愿他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祝愿他的事业在党旗下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