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热饭去。”杨祖林手里拿着扫帚、簸箕,和几位环卫工人穿过街道,来到一间板房,这里存着他们提前放好的饭菜。小屋大概30平方米,屋里有桌椅,桌子上摆了微波炉、果盘,角落里还有医药箱和一些图书。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家企业为附近的环卫工人提供了爱心驿站,“太感谢了,终于有了家的感觉。”杨祖林止不住地笑。(12月23日《人民日报》)
一间小小的爱心驿站,经过简单的布置后,让环节工人“有了家的感觉”。于这家企业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于这些环卫工人而言,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他们整个心窝,让他们工作起来更有力量。
有人说,城市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积和组合,给人的感觉是冰冷冷漠,缺乏人情味儿。这种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其实,如果制度不温、关爱不够、人心不古,即便是在农村,同样给人以冷漠之感。所以,城市治理在于赋予制度以温暖,在于一视同仁的施及,而最能体现城市温度的就在于那些不容易为人看到的方寸之间。
方寸之间不仅是小小的休息间,还是一种归属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宽阔的城市马路,如果多盲道的设计,就让人觉得;公共空间里,如果有育婴室、图书角等设计,就让人觉得这个城市以人为本;在地铁上,专门设置女性车厢,这是爱的表现。凡此种种,小小空间里,小小设计里,尽管微不足道,但它饱含着城市发展的理念,是对人的尊重,对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
细微之处见精神。城市文明的高度,既有密集高楼大厦的高度,有科技进步的高度,有财富累积的速度,更有用金钱无法衡量的人文关爱,而这些关爱多在细微之处。机动车让行人、设置无障碍通道、鼓励创建无吸烟单位、整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举措,都很细小琐碎,但这些“柴米油盐住用行”的小事才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关注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城市的面貌会变得不一样。
“投桃报礼”,城市尊重呵护人,也必将得到回报。环卫工人更有干劲了,农民工兄弟的工作更细致了,外卖小哥的工作更认真了……善待每个人,必将激发城市发展的无穷活力。(信平)